首页 > 资讯中心 > 投资者教育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解读
投资者教育 | 2024.07.02

为了加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自律管理,规范其业务运作,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私募基金行业的健康发展,以及维护证券期货市场秩序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于2024年4月30日发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以下简称《运作指引》)并于自2024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一、背景

《运作指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通过明确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募集、投资、运作等各个环节的规范要求,提高私募基金的透明度和规范性,降低投资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

二、适用范围

本指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包括其募集、投资、运作以及其他业务活动。

三、主要内容

募集方面: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初始实缴募集资金规模不得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

对于上一年度日均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万元,或者连续60个交易日出现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万元人民币的,该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应立即停止申购,停止申购后连续120个交易日基金资产净值仍低于500万元 的,应当进入清算程序。

投资与运作:

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严格按照《运作指引》要求合理规范基金运作,规定了基金的投资范围、投资方向以及其他禁止性行为,对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应当采用资产组合的方式进行投资以及不受“单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资于同一资产的资金,不得超过该基金净资产的25%”这一条件限制的情形进行详细规定;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得为金融机构、其他私募基金管理人等提供规避投资范围、杠杆约束、投资者门槛等监管要求的通道服务;明确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开展场外衍生品交易的条件;私募证券基金投资单一债券实行“双10%”限制,对私募证券基金投资于同一发行人及其关联方的债券实行“双25%”限制;对开展程序化交易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提出八点规定要求;明确开放式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合同应当规定的具体要求。

风险管理:

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加强内控管理,规范业务操作,防范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应当在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的前提下开展自有资金投资,建立风控机制和应急管理制度,制定风险应急预案,确保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在运作过程中能够有效识别、评估、监控和应对各类风险,保障基金资产的安全和投资者的利益。

四、总结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的详细规定了在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募集、投资、运作、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这些规定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规范运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管理依据,加强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自律管理,有助于规范私募基金市场秩序,提升基金管理人的专业能力,降低投资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私募基金行业的健康发展。

 

文字:李楠

编辑:李楠

审核:周雨、陈耀文

合格投资者认证
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者”指根据任何国家和地区的证券和投资法规所规定的有资格投资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专业投资者。例如根据我国《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一、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二、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您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资料,即表明您声明及保证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为“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对您适用的司法区域的有关法律及法规,同意并接受以下条款及相关约束。如果您不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或不同意下列条款及相关约束,请勿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信息及资料。
投资涉及风险,投资者应详细审阅产品的发售文件以获取进一步资料,了解有关投资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并寻求适当的专业投资和咨询意见。产品净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可能,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产品未来的业绩表现。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并非投资建议或咨询意见,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作出投资决策。
与本网站所载信息及资料有关的所有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及其他产权均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概不向浏览该资料人士发出、转让或以任何方式转移任何种类的权利。
放弃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