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指南(第三版)》是为了贯彻落实相关文件要求,推动河南省1500万亩示范区规划任务落地实施而编制的。该指南明确了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分区域建设重点、建设标准、工程质量管理、运营管理和投资概算参考标准等内容,为各地、各有关单位提供了参考。
1.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围绕提高粮食产能核心目标,聚焦多个关键点,按照“六化”要求建设高标准农田升级版。
基本原则:包括规划引领、科学布局,提高标准、示范带动,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聚焦重点、注重实效,资源节约、融合发展,绿色生态、耕地健康,完善机制、长效运行。
项目选区:重点选择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内,农田应相对集中、土地平整、水土资源禀赋较好、交通便利、无潜在地质灾害,单个项目一般不低于10000亩,且禁止在一些特定区域建设。
2.分区域建设重点:根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将建设区域划分为平原区和山前平原区2大区,各区域根据自身障碍因素及主要问题,因地制宜开展工程建设。
3.建设标准:
基本要求:整体建设标准应高于一般高标准农田基本标准,在“六化”方面示范引领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
灌溉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包括水源工程、输配水工程、田间灌溉工程等,设计灌溉保证率达到85%。
排水工程:包括排涝、治渍、防治盐碱化等,排水工程标准设计暴雨重现期5年 - 10年一遇,水田区农田排水设计暴雨重现期宜采用10年一遇。
耕地地力提升工程:主要包括土壤改良、障碍土层改良、土壤培肥等,建成后应达到相关土壤指标和耕地质量等级要求。 种子质量提升工程:推广选用优质新品种,实施相关标准,提高粮食综合产能,实现相关考核指标。
田间道路工程:包括机耕路和田间生产路建设,应满足相关建设标准和验收考核指标。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包括农田防护林工程、岸坡防护工程、坡面防护工程和沟道治理工程等,受防护的农田面积比例达到100%,农田防洪标准20年 - 10年一遇。
农田输配电工程(低压部分):主要建设农田低压配电工程,应符合相关建设标准和验收考核指标。
农田信息化工程:包括农田信息管理服务中心、智慧农业管理平台、农田管理手持终端系统、农业生产科技监测站、“5G + 智慧农业”应用等,应达到相关建设标准和验收考核指标。 村庄环境整治工程:县级应将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与乡村建设同步推进,示范区内村庄应达到相关实施标准和考核指标。
4. 运营管理:
发展规模运营:包括土地经营权流转和托管、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利益联结机制、提升示范区适度规模化经营效益等内容。
健全管护机制:明确管护主体和管护经费来源,确保工程设施得到有效管护。
严格保护利用:强化动态监测管理,严格保护利用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该指南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河南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的建设水平,提升耕地地力,提高农业灌溉效率,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为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和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5. 对私募股权基金的意义:
政策导向:政府对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的重视和支持,为私募股权基金提供了政策导向。基金可以根据政策要求,选择符合政策方向的项目进行投资,降低投资风险,同时也有助于获得政府的支持和优惠政策。
投资机会: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涉及众多工程项目和领域,如灌溉工程、排水工程、耕地地力提升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等,为私募股权基金提供了广泛的投资机会。基金可以参与相关项目的投资,支持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
社会效益:参与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有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可以为这些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助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河南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指南(第三版)》为私募股权基金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机会和发展空间,基金可以通过参与相关项目的投资,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也实现自身的投资回报和社会价值。
文字:赵思思
编辑:李 楠
审核:周雨、陈耀文